国家4A级旅游景区

400平方米汉文化展室明年上半年竣工

来源:州时报 发布日期: 2016-10-10 阅读次数:1858

璀璨悠久的汉代文化是古城扬州取之不竭的文化瑰宝,记者昨从汉广陵王墓博物馆(汉陵苑)了解到,为了更好地展示博大精深的汉文化,我市将启动汉陵苑广陵王地宫的改造提升工程,将在汉陵苑正门入口东西两侧打造面积计400m2的“汉代扬州诸侯王国历史陈列”和“汉代扬州墓葬展示”两个展室,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效果展示源远流长的汉文化。据了解,提升改造工程将于明年上半年竣工,届时,市民将拥有耳目一新的崭新体验。

◎提升照明打造舒适视觉效果

广陵王地宫位于汉陵苑中心位置,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高邮天山迁来扬州后,由于广陵王刘胥的木椁墓深埋地下24米,到扬州后为再现当时深埋特点,故将木椁墓复原陈列于地宫之中,展室内还陈列着该墓中出土的部分文物,以及有关葬制结构的文字资料,故称为“王陵地宫”。

步入广陵王地宫正门的前厅,一幅长6.2米、宽4米的巨大木雕呈现在眼前,上面精刻的画面记载了汉广陵王刘胥的一生,据介绍,这幅木雕是用红松木经过烘干等特殊工艺处理制作而成的,前厅左边陈设的白色神居山模型与右边展示的“金缕玉衣”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。

“广陵王地宫开放多年,从游客反馈的情况来看,由于照明系统原因,参观效果不是太理想。”汉广陵王墓博物馆馆长李斌介绍,对广陵王地宫的提升改造将主要围绕照明系统展开,摒弃以往昏暗阴沉的灯光带给游客的不适感,而换之以更加柔和亮眼的灯光,让游客拥有愉快舒心的观展之旅,在突出展览主题的同时,打造轻松舒适的视觉效果。

◎打造400m2汉文化双展室

拥有2500年建城史的扬州,在汉代作为诸侯王国的都城所在,留下了璀璨悠久的历史,几度分封,持续发展,创造了瑰丽而辉煌的文明。

李斌介绍,为了展示汉代扬州诸侯国的灿烂文化,以及扬州出土汉墓的丰富藏品,将在汉陵苑正门东西两侧陈列厅打造“汉代扬州诸侯王国历史陈列”和“汉代扬州墓葬展示”两个展室,对现有的两个展厅进行扩建,扩建后的面积计400m2,用来进行汉文化展示,利用声光电多媒体手段,以及展板、复制品等辅助手段,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博大精深的扬州汉文化,使游客对汉代这个扬州历史上第一个繁盛时期,有更为直观翔实的了解。“整体效果庄重大气,采用声光电是为了烘托气氛,但不会太花哨,否则会影响主题。”李斌介绍,这两个展室以及广陵王地宫的改造提升工程将于明年上半年完工,届时,游客将会拥有耳目一新的全新体验。

◎展示汉墓文化和诸侯国演变

那么,在这两个汉文化主题的展厅里将会有哪些内容呢?据了解,两个展厅围绕汉代在广陵建都的诸侯国历史,以及汉墓文明展开,“汉代先后在广陵建都的诸侯国有荆国、吴国、江都国、广陵国。随着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,四个诸侯国的疆域也经历了由大到小的变化。”据介绍,展厅通过对汉代历史的展示,将历史脉络清晰显现,让游客直观地了解扬州历史上的汉代诸侯国演变。

此外,汉代扬州诸侯王墓地也将展示内容,江都王刘非,江都王刘建,广陵王刘胥,广陵王刘荆……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帝王们如今魂归何处,葬于何方,将通过展示内容得以一一剖析。“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,我市出土的汉墓大大小小已有数百座,这些汉墓里不少精美绝伦的陪葬品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,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汉文化的实物资料。”据介绍,汉代扬州墓葬形制以及葬物,也将通过展厅的展板或模型得以复原,向游客呈现原汁原味的汉代墓葬。

◎王后墓将复原后宫生活场景

位于广陵王墓东侧的王后墓是与广陵王刘胥的陵墓相继出土的,同属帝王级的“黄肠题凑”葬制,同时搬迁到扬州,两墓东西并列,为同茔异穴式夫妻合葬墓,王后墓出土文物300多件,其中“六十二年”铭文木牍和“广陵私府”印泥等,为我们确定墓主的身份和地位提供了可靠的文字资料,王后墓平面呈“中”字型,为岩坑竖穴式“黄肠题凑”木椁墓,其结构是由封土、墓坑、墓道、正藏椁、外藏椁等组成。

记者了解到,目前,对王后墓展厅陈展提升工程正在进行中,“此次提升工程预计将于下个月完工。”据介绍,王后墓所在区域地处我市白蚁活动范围,由于扬州地下水丰富,每逢梅雨季节对展厅的排水防潮就是一种考验,李斌介绍,此次升级改造,主要围绕古墓防蚁、防潮、防火、防盗等方面进行,“原有陈列展橱能够使用的尽量予以保留,同时,调整部分陈列文物,使新的展陈内容和展陈风格更符合女性墓葬的特点,例如将增加一些女性用品文物展示,还将复原一个后宫生活场景,使游客更能形象直观地领略到汉文化的魅力,更好地保护文物并凸显文化内涵。”

0514-876255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