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办单位:江苏省文物局
承办单位:宜兴市博物馆
宜兴陶瓷博物馆
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
展览地点:汉广陵王墓博物馆特展厅
展览时间:2018年12月21日— 2019年2月25日
宜兴古称“荆邑”,是我国著名的陶都,宜兴窑的窑火已经延烧了7000年。在明清时期,更是创烧出了紫砂壶这种独树一帜的陶艺品种,所以紫砂器成为了宜兴的一张名片。
紫砂器是美器,是美好生活的象征,它们大多拥有简洁唯美的造型,质朴黯淡的气韵,玉润珠圆的质感;它们拥有特殊的制作工艺和特有的文人参与创作的传统,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鉴赏。
此次展览展出的是从馆藏紫砂展品中甄选出来的部分文物精品,展现了紫砂器繁盛的清朝、紫砂器转折的民国直至紫砂器复兴的现代等多个时期,着重介绍了各个时期的名家代表作品。愿与各位参观者一起感受文物的魅力。
让我们顺着历史的长河先一睹为快:
繁盛期:清朝
清代康熙到乾隆年间,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都有了新的发展,而嘉庆、道光年间,是紫砂陶制作的鼎盛期,文人的积极参与使得紫砂壶开始真正走入艺术殿堂。
荆溪凌万馀制粉彩汉方壶(清)
紫砂方形花盆(清)
转折期:民国
清末被迫打开门户后,紫砂器开始大量外销,出口海外,各类陶瓷商店开始涌现。
梅桩壶(民国)
玉如刻紫砂钟氏壶(民国)
复兴期:现代
新中国成立后,紫砂工艺得到了保护和较好的传承。
改革开放后,港台地区引发了新一轮的紫砂热,紫砂乡镇企业和紫砂工艺厂在曲折中发展。
如今,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,宜兴紫砂陶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。
紫砂合梅壶(现代)
柿花壶(现代)
每个时代的作品离不开匠人的创作与心血,此次展览中同时介绍了紫砂七老艺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,欢迎各地游客与我们一起感受文物的魅力!
景区特展厅标注: